此丹溪主湿痰立说,本是阴亏火盛,阳虚暴脱诸证,与真中风相似,即类中风也。如酒醉人,醉态不一,醒有迟速也。
溲赤而浑,或涓滴作痛。欲用甘草以守中,甘草与甘遂相反,用之恐为害。
上焦法天,以心肺立极;中焦法地,以脾胃立极;下焦法水,以肝肾立极。又六元正纪大论曰:火郁之发,民病温疟。
就辟入南,研究此证,谓南人凡病皆谓之瘴,率不服药,惟事鬼神。世人以为午后发热为阴虚,是未识阴、阳消长之道也。
如土人久服槟榔,脏气既虚,往往不能服寒药,又能当此峻剂乎。方中芩、连、芍药之苦,直清其热,又得鸡子黄以补离中之气,阿胶以补坎中之精,坎、离得补,阴、阳之气自调,升、降不乖,而水、火互为其根矣。
曰:射工沙虱,致毒于水草之间,灌田浇菜,浸润方土,潜通地脉,流入泉源,何所不可。余谓此即仲景治内伤之子午针也。